嘉德拍卖
新闻 > 综合新闻 > 正文

徐冰用艺术重新发现中国智慧

张雄艺术网 http://www.zxart.cn发布时间:2013-10-19 来源:新浪

摘要: 徐冰正在创作一件大型装置作品, 不同于他过去文字作品,这件装置高1.2 米,长达26 米,使用了至少一卡车的麻丝、干枯植物、宣纸、鱼线等生活中的现成物,所有这些材料都经过艺术家之手,转化成一幅光影朦胧的中国画...

标签:





背后的故事:富春山居图







富春山居图-背面






艺术家徐冰






    导语:艺术家徐冰为《罗博报告》六周年刊打造的封面和纸媒策展,灵感来源于他的最新装置作品《背后的故事:富春山居图》,是他再一次用艺术的手法,重新发现中国智慧。


  光的绘画


  徐冰正在创作一件大型装置作品, 不同于他过去文字作品,这件装置高1.2 米,长达26 米,使用了至少一卡车的麻丝、干枯植物、宣纸、鱼线等生活中的现成物,所有这些材料都经过艺术家之手,转化成一幅光影朦胧的中国画长卷《富春山居图》;而绕到这幅长卷的背后,观众才会发现这些材料的真相。这就是本期《罗博报告》封面和纸媒策展的灵感来源,徐冰“背后的故事”系列的最新作品《背后的故事:富春山居图》。“ 背后的故事”系列是徐冰近年来一直延续的重要创作主线,最早开始于2004 年,当时他应邀在柏林的东亚博物馆准备个展,当他得知这座博物馆从东方收集来的馆藏,大部分又在二战期间遗失,这段有趣的有关艺术品的“得”与“失”并且与人类命运相攸关的历史,激发了他从中选取三幅遗失的山水画照片为素材,第一次以半透明玻璃、灯光、现成物等媒介,创作出“背后的故事”的基本形式:看上去是山水画,实际上却并非如此。背后的故事:富春山居图  与三幅下落不明的原件相比,“背后的故事”创造的山水画既是存在的,又是不在场的。此后,在中国和国际博物馆的屡次邀请之下,徐冰陆续在光州双年展、苏州博物馆[微博]、纽约艺术与设计博物馆等展出了“背后的故事”系列的不同作品,并于2011 年在大英博物馆举办的个展上,创作了《背后的故事7》,这件作品将大英博物馆的藏品清初“四王”之一王时敏的山水立轴,转化为当代艺术装置,以当代艺术理念继续与历史及经典的对话。徐冰说,“背后的故事”的最初灵感来自在机场看到毛玻璃后面盆栽植物的影子,这让他想起郑板桥依竹影画竹的典故。经过半透明玻璃的过滤,物体的物质特性消失了,仅留下单纯的影子和形状,调节物体与半透明玻璃的距离,即可获得理想的影子和形状。当物体离玻璃较近时,呈现的形状如同笔法清晰可见;当物体远离时,其轮廓则像墨在宣纸上晕染的效果。构成这种效果的基本元素不是物质性颜料,而是光。徐冰喜欢把“背后的故事”描述为“光的绘画”:“像光的绘画,带有神性感觉的风景。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具体的绘画,而是由光构成的景象。”在艺术家眼中,光对画面和意境的表现,比任何颜料调出来的笔触都要丰富和细微。徐冰在这一期的纸媒策展和封面中,创新性地在平面杂志上模拟了这种效果。第一层纸媒是“背后的故事”正面呈现的中国画,徐冰标志性的“哈利·波特”眼镜作为镂空的形状,透过镂空部分,可以看到封面露出“背后的故事”反面的麻丝材料图案,揭示了“背后的故事”装置作品的一体两面。镂空的眼镜形状,似乎以徐冰作品中独特的幽默感在问人们:你们真的想看事物表面之后隐藏了什么吗?又好似两个阿拉伯数字“66”,与《罗博报告》六周年不谋而合。

上一页12下一页

转载旨在分享,文章、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。

请扫描新闻二维码

用户评论

加载更多+

3D推广
  • 侯晓峰3D艺术画展

  • 王心悟3D美术馆

  • 洪瑞生3D艺术馆

  • 唐勇力3D艺术馆

推荐艺术家
  • 查世煜

  • 于少平

  • 方宋

  • 喻冬友